忘年之戀!70歲兒子戀上30歲保姆 父親無法理解,「老來得子」父子關係終破冰

隨著社會的發展,人們對於家庭婚姻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,這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一種社會思想的進步。

我們對於常規的標準放低了,我們不再一味的追求門當戶對了,我們開始不太在意階級差距,地域差距,只要相愛年齡,身高,地域,麵包都不是限制條件,我們依舊能夠興奮地奔向彼此。

在人生的道路上,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!這是大師季羨林的經典語錄,也側面詮釋了他這一生的經歷。

說起季羨林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國學大師、學界泰斗、國寶。的確,他精通12國語言,一生筆耕不輟,在學界備受尊敬。但人無完人,季羨林功成名就之後,卻很難事業家庭兩兼顧,與兒子季承更是少有溝通,漸漸父子倆隔閡越來越深,以至於發展到斷絕來往的程度。

後因年逾古稀的季承執意要娶30歲的保姆馬曉琴為妻,婚後生下一子,才與年過九旬的季羨林冰釋前嫌。

季羨林與季承父子倆聚少離多

季承出生於1935年,那時的季羨林作為交換研究生,正在德國哥廷根大學求學,直到1946年才回國與11歲的兒子季承見面。季羨林見到已經少年的兒子時激動萬分,但季承卻顯得非常局促,與父親單獨相處時不知所措,那種陌生感油然而生。

季羨林把自己精心挑選的一支鋼筆送給了兒子,兒子收到禮物後欣喜若狂,漸漸地與父親敞開了心扉,訴說著多年的思念之情,父子倆度過了短暫而又快樂的美好時光。

隨後,季羨林依依不捨地告別了妻子和兒子季承,前往北大任教,每年只有寒暑假時才能回家與兒子團聚,其餘時間無暇顧及。由於父子倆聚少離多,漸漸地關係也就疏遠了。

其實,在季承的心裡,他對父親是非常崇拜的,他曾立志要考上北大,為的只是能多和父親見上幾面。但事與願違,季承考上了北京外國語大學,畢業後分配到中科院工作。從那以後,父子倆的聯繫更是少之又少,幾周見不上一次面,感情也愈發疏遠。

直到1962年,季承的母親來北京與父親團聚,父子倆的關係才得以緩和。但好景不長,當時的一場災難,再次把一家人給分開了。

季羨林和季承父子關係惡化

因為當時特殊的原因,季羨林成了被批鬥的對象,在那段時間裡,季承不敢與父親見面,直到1978年季羨林才得以重見天日,但父子的感情卻越來越疏遠。

1994年時,季承的母親患上重病,不得已季承只能請來一位保姆,照顧卧病在床的母親。不久後,母親去世,臨終前叮囑季承要善待保姆,季承聽從了母親的遺願,讓保姆繼續留在家中。

母親去世後,季承與父親季羨林的關係進一步惡化。隨後,因為一場口舌之爭,季羨林氣憤地將季承趕出了家門,從此二人的關係決裂。

父子倆關係的決裂使得季承與保姆馬曉琴的關係越來越近,馬曉琴被季羨林辭退後,決然來到了季承身邊,照顧他的生活起居。而季承自己出錢讓保姆馬曉琴去讀書,希望她能多學一些知識,長長見識。

季承與保姆馬曉琴結婚生子

此時的季承,已經與妻子長期分居。在馬曉琴的悉心照顧下,季承得到了久違的溫暖。儘管兩人相差40歲,但季承的才華卻深深地吸引了馬曉琴,並對他愛慕不已。

直到馬曉琴對季承袒露心扉,季承很是感動,並於2004年與妻子辦理的離婚手續,又娶了馬曉琴為妻。

年過70的季承與馬曉琴的這段忘年之戀,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。

孫子的出生,讓季羨林和季承父子倆冰釋前嫌

季承與馬曉琴結婚4年後,順利生下一子。同年,季羨林在醫院通過他人聯繫到季承,希望他能夠過來看自己。季承接到父親的電話欣喜若狂,內心也非常渴望能與父親見面。

季承與妻子馬曉琴趕往醫院,看到躺在病床上的父親後,頓時老淚縱橫,父子倆久別重逢、相視良久,這是他們決裂後13年來首次見面。雖然久未見面,但父子倆相談甚歡,季承告訴父親自己的老老子剛出生,季羨林很高興,表示想見一見孫子。

季承帶著剛滿三個月的兒子來醫院看父親,季羨林喜極而笑,將孫子抱入懷中,心裡久久不能平靜。

季承與兒子在醫院陪著季羨林走完了他生命中最後一程,也讓季羨林在晚年時享受到了兒孫膝下的歡樂。季承看著父親能夠安詳地度過晚年,心裡很是欣慰,季羨林對此非常滿足。父子倆多年的間隙也在這份喜悅中煙消雲散、冰釋前嫌。

Click to show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