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大依靠不是兒女!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「堅決不跟孩子一起住 」

你有沒有想過,隨著父母的年紀越來越大,今後該如何照顧他們?你有沒有想過,如果有一天自己老了,又能依靠誰……

我老了,堅決不跟孩子一起住 

幾年前,我剛結婚,媽媽過來和我一起住了段時間。有天我們看一部婆媳大戰的家庭劇,我脫口而出:「以後我老了,堅決不跟孩子一起住,我寧可存錢去養老院!」  平時我說什麼都要插兩句,以顯示自己權威的媽媽聽了這話,竟一言未發,很久之後失落道:「父母都把孩子當作全部,孩子大了當父母可有可無。」  

幾年後,我辭職跟幾個朋友合作了一個養老院項目,我們叫它「老年人關愛服務中心」,專門為獨居、空巢或者需要被照顧的老年人提供生活上的幫助。 

   

馬爺爺的故事 

促成我做這件事的,除了當年媽媽那句話,還有我在下雨天遇見的一位老人——住在同社區的馬老。  

那天雨下得特別大,他一個人撐著傘站在雨中,我忍不住停下來問:「阿伯,這麼大的雨,你怎麼不回家呀?萬一滑倒怎麼辦?」  他突然開心地看著我說:「謝謝。」  

我被這句「謝謝」弄得莫名其妙,把他拉到旁邊的雨棚,他這才對我說:「你不知道,我在家待著實在太悶了,出來看看,外面有人,說不定還有人跟我說話呢!你看,不是遇到你了嗎?」  一臉老年斑的老頭咧開嘴笑得像小孩子一樣。    馬爺爺有個兒子,也很孝順,但遠在北京,老伴前幾年去世,兒子想接他去北京,他不願意。 一是不想離開生活了這麼久的城市,二是怕時間長了給兒子媳婦造成矛盾,他一個人住著兩居室,屋子空蕩蕩的,以前還能下樓找鄰居下棋聊天,有天爬樓梯摔了一跤,之後就很少下樓了。  馬爺爺說:「我實在憋得太難受了,就下來站一會兒,看看路上的人。有人從我旁邊經過,都感覺像家裡來了客人一樣,心裡高興著呢。你知道嗎,我都好久沒走出過這大門了……」 

   

我開了一家養老院  我下定決心,做養老院。在此之前,我曾在公益組織工作過五年。我的私心是,等我老了,可以在自己的養老院,跟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,做我們覺得有趣的事,至少,不會那麼孤單。  慢慢地,我發現老年其實也分為4個階段:    第一階段:60-70歲 

退休以後,六十歲到七十歲,身體比較好,條件也許可。想玩就玩,對自己好一點,把自己的後路退路都安排好。孩子經濟好是孩子的努力,孩子孝順是孩子的感恩。我們可以不拒絕他們的資助,不拒絕他們的孝敬,但還是要依靠自己,安排好自己的生活。      第二階段:70歲以後沒病

七十歲過了沒災沒病的,生活還能自理,這沒有太大的問題,但要知道這是真老了,慢慢地體力精力都會不行的,吃飯要慢——防噎,走路要慢——防跌。不要再去管這管那,管兒管女,該自私一點,管管自己啦。 

 

第三階段:70歲以後生病了,要求人啦!

或是進養老院,或是請人居家養老,量力而行,酌情而辦,總會有辦法,原則就是不要磨子女,不要給子女心理、家務、經濟添加太多的負擔。自己多克服一些,我們這一代人什麼苦什麼難都經過,相信我們人生最後的旅程也會坦然度過。  第四階段:人生最後階段 

老年的每一個階段,精神陪護都可以說是最重要的。當然,我這裡很快就成了老年人俱樂部,除了提供從住宿到專業陪護的「全套服務」,還給平時沒有人陪、沒有娛樂生活的老人提供「精神陪護」。 

  

「精神陪護」對於老人來說很重要

可別小看「精神」二字對於老年人的重要性。以前我也沒注意到,每次回家看望父母,不是買衣服買吃的買用的就是給錢。  「不然你們想怎樣?難道我們都不去工作,二十四小時在家守著你們嗎?」聽表妹這麼說,我曾經在心裡默默認同,並不是不想孝順父母,孩子比任何人都希望父母過得好。  

可是,年輕的時候,孩子們有工作,有自己的生活,有夢想,想探索更廣闊的世界……這世上的事,很多都沒有對錯,年輕人有年輕人的需求,老人也有老人的角度。 

  

讓老人找到自己的「存在感」 

養老院的任務之一就是,讓老人們能夠找到自己的「存在感」。每周周一到周五的上午,老人們會聚集在中心和老師一起做健身操,早操之後還有合唱時間,中心還有閱覽室和棋牌室,不定期組織老年人演出。   當然,這些是針對能行動的老人。曾有老人和我聊天時說,如果你年紀大了還有一個好身體,那簡直比年輕時遇見一個漂亮姑娘,並與她相愛還要幸運。很多不能行走的老人,才是最寂寞的那一群。   後來我們中心又多了一個專業的社工,她把周圍老人的情況都摸熟了,不能走的,癱瘓在床的,需要照顧的,她常常帶人去探望、跟他們聊天。不止是在生活中幫助他們,更重要的是傾聽,聽他們講過去的故事,曾經或平淡或輝煌的人生。 

  

我們老了最大的依靠不是孩子,而是內心的充盈 

在經營這間老年人關愛服務中心的日子裡,我每天跟各種老人相處,失去伴侶的,失獨的,空巢的……   我慢慢發現,很多時候,想要真的釋放他們的孤獨,並不是子女時刻在身邊噓寒問暖,也不是時刻有保姆跟著,更不是不停地給錢,而是讓他們忙碌、充實,讓他們找回年輕時的自信和「被需要」感,他們真正害怕的,是自己「沒用了」。   誰不會變成步履蹣跚的老人呢?我從心底喜歡現在的這份職業,也常常帶著媽媽來中心,讓她參加合唱團,讓她去跳健身操,去跟別的老人聊天。 

有天我外出開會,打電話讓她晚上多買點菜,朋友要來家裡吃飯,她一口拒絕我說:「你們去外面吃吧,我今天沒空,要排練,下周要去社區演出。」   我突然間覺得特別安慰和歡喜,媽媽拒絕,是因為她的晚年有自己的生活,我不是她的全部,她也不是我的附庸,更不是我的保姆,她是一個獨立的、為自己而活的女人。   我希望自己在生命的盡頭,最大的依靠不是孩子,而是內心的充盈與尊嚴。  總之,不管你是長壽的歐吉桑或歐巴桑,到最後都是一個人,這句話一點也不悲涼,也不可怕,全看你如何安排生活,全看你有沒有成熟的心理。   喜歡就值得去做,別忘了,這輩子就只這一次,遇到好康的或是幸福的事,可別總是期待留給下一代。   老朋友們切記!我們註定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,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,千萬不要「人在天堂,錢在銀行」,什麼「一個人很寂寞」、「老了沒人照顧」等種種負面訊息,早已是過時的說法。   當我們老了,是依靠自己,還是依靠孩子,或者依靠保姆?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,說到底,養老真的還是要靠自己,靠自己硬朗的身體,靠自己內心的充盈!  

Click to show more